7月12日上午,北京大学新燕园校区学术交流中心流光溢彩、嘉宾云集,北京大学校友会电子学院分会成立仪式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此隆重召开。北京大学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李文胜,中国科学院院士、电子学院院长彭练矛,电子学院党委书记冯梅萍,副院长王兴军、王延辉、魏贤龙出席大会。来自电子学院的各届校友代表近200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北大电子人校友工作的里程碑时刻。会议由王延辉主持。

大会现场
李文胜副会长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北大电子学科深厚的底蕴和校友们为国家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他以价值守护、精准服务、加速协同三个关键词勾勒了分会未来蓝图:筑牢根基,做价值守护者,坚守北大精神血脉和电子人求真务实的学科特质;精准对接,做校友连心桥,深入了解校友需求,创新服务机制;协同共创,做发展加速器,充分激活学科禀赋与校友智慧,构建校友与学院在人才培养、科研攻坚、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等维度深度协同的枢纽。他期待分会不负众望,为“双一流”建设和校友事业发展搭广阔舞台,书写北大电子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新篇章。

李文胜副会长致辞
彭练矛院长向校友们详细介绍了电子学院在人才队伍、学生培养、科学研究及新燕园校区建设等方面的整体发展情况。他指出,北大电子人的舞台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学院在碳基集成电路、量子技术、高速通信系统等前沿领域已取得国际领先成果。学院当前正着力加强系统集成能力建设,推动科研成果向国家重大工程和产业需求转化,并积极争取空间资源支撑未来发展。

彭练矛院长介绍学院情况
王延辉副院长介绍了学院校友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未来规划。他表示,学院始终视校友为发展合伙人与创新伙伴,过去的一年,学院稳步推进秩年返校、校友面对面等品牌项目,广泛凝聚校友力量。未来,分会将以组织建设、行业论坛、校友导师、资源共享等六大项目为抓手,持续打造充满温度、凝聚力与活力的电子人之家。
经多方推荐、校友自荐和学院遴选,首届理事会共遴选理事107人,监事3人,成员分布涵盖多个行业与地区,构建起结构合理、代表性强的多元治理体系。大会审议并表决通过了第一届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名单及《北京大学校友会电子学院分会管理办法》。

王延辉副院长介绍学院校友工作情况
校友代表发言环节气氛热烈,情真意切。各届校友畅叙往昔、共话未来。
1987级校友代表郑伟深情回忆在无线电电子学系的求学时光,感叹学院科研实力的飞速发展,为北大电子服务国家战略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深感骄傲。

1987级校友代表郑伟发言
1988级校友代表陈伟民结合深圳高科技产业特点,建议分会未来在深圳设立联络点,串联粤港澳大湾区及海外校友力量,共同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1988级校友代表陈伟民发言
1994级校友代表梁继良表达了对学院规划的高度认同,期待校友会助力学院发展立起来、做起来。

1994级校友代表梁继良发言
1998级校友代表胡宗敏分享自己的创业历程,感恩母校培养和校友帮助,表示将积极响应分会号召,在长三角地区促进校企合作与技术落地。

1998级校友代表胡宗敏发言
2000级校友代表郭锐回顾求学经历,感谢恩师教导。他建议加强粤港澳大湾区校友联动;华为及荣耀高度重视北大电子人才,可配合学院开展就业创业工作;推动产学研结合,邀请校友考察荣耀实验室及产线。

2000级校友代表郭锐发言
2004级校友代表陈惠鲁分享了早年受益于校友传帮带的经历,期待分会打造有温度、有广度、有深度的平台。

2004级校友代表陈惠鲁发言
2007级校友代表臧凯介绍了其创业公司在光通信、激光雷达领域的创新突破,公司创始及管理团队中北大电子院友占比高,期待未来在产学研结合及大湾区、长三角校友活动中贡献力量。

2007级校友代表臧凯发言
校友们从回忆理科二号楼的挑灯夜战,到倡议“跨界创新从新燕园出发”,从希望“将最新成果带回学院”到呼吁“资源共享、赋能母校”,真知灼见与深情话语交织。不同年代、不同背景的声音在新燕园交汇,凝结成一股穿越时空的情感共鸣,延续的是科技报国的初心,共同托举的是北大电子的荣光。

冯梅萍书记致谢
冯梅萍书记在总结中特别感谢北京大学校友会对学院校友分会筹备的悉心指导,感谢电子校友们始终心系学院发展,对学院校友分会成立给予的热烈响应、积极建言献策。冯梅萍表示,电子学院分会的成立不仅是迈向未来的新起点,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学院将继续把校友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在组织保障与资源对接等方面提供坚强支撑,汇聚全球电子人的智慧,共同书写属于北大电子人的新篇章。

全体校友代表合影
共建共治:电子分会第一届理事会正式扬帆启航
7月12日上午11时,学院召开北京大学校友会电子学院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审议表决了理事会组织架构名单。彭练矛院士当选为首届理事会会长。学院领导为郭瑛等10位常务理事代表颁发了聘书,感谢大家对校友工作的倾情付出与持续支持。会议就未来分会工作进行了交流讨论。

学院领导为理事会常务理事代表颁发聘书

理事会代表交流发言
前沿论坛:专家校友共话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大会同期举办了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论坛。魏贤龙副院长首先围绕学科建设、科研平台、科研项目、科研获奖及产学研转化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学院的科研成果与布局。随后,学院程翔、周小计、王兴军、陈景标、王为民、叶安培、李志伟7位教师分别介绍了各自团队的科研成果,聚焦科技创新高地,为校友们带来精彩前沿报告。

学院教师介绍团队成果
在圆桌对话环节,学院王兴军教授、陈景标教授与校友代表连波、刘诚展开跨界对话,共同探讨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新路径、新机遇,现场思想碰撞热烈。

跨界圆桌对话
薪火相承:2002级硕士班温情捐赠
大会举行了温馨的2002级硕士班捐赠仪式。彭练矛院长代表学院向“毕业二十年、重回新燕园”的2002级硕士班校友致谢。班长胡宗敏深情回顾了当年在理科二号楼挑灯夜战的岁月,感念学院“教会我们用逻辑破题、以家国立志”,并表达了反哺母校、薪火相传的共同心声。冯梅萍书记为班级代表颁发了捐赠证书。此次校友捐赠资金将用于学院科研楼报告厅的软硬件提升,相关捐赠铭牌已于现场正式悬挂,成为学院新家园的一部分,见证这份跨越时光、历久弥新的校友情谊。

冯梅萍书记为班级代表颁发捐赠证书
漫步新园:共忆流年 初心未改
活动期间,校友们漫步于生机盎然的新燕园,参观了现代化的科研楼和碳基电子学研究中心,往昔记忆纷至沓来。在新燕园食堂共进午餐时,大家边叙旧边畅谈,欢声笑语不断。校友们由衷感慨:六十多年了,变的是楼宇与园区,不变的是电子人骨子里的好奇、坚韧和一往无前的热情。走过岁月,依然少年。校友师生们相约明年再聚,再续情谊,再启征程,在时代坐标中续写属于北大电子人的崭新篇章。

校友们参观碳基电子学研究中心
本次大会不仅是北大电子人情感与智慧的深情汇聚,更是校友工作与学院发展迈向新高度的重要里程碑。它凝聚了一代代电子人科技报国的初心与梦想,见证了校友与母校血脉相连的深情厚谊。未来,学院与校友分会将携手并进,持续深化交流合作,激发创新活力,汇聚全球校友的智慧与力量,共同推动北大电子人在新时代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