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4日下午14:00,北京大学电子学院前沿学术论坛第47期讲座在北京大学理科二号楼2736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报告邀请了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特聘教授、光电子器件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王义平教授,王教授以“光纤微结构器件制备技术及传感应用“为题作了精彩报告。讲座由电子学院副院长王兴军教授主持。
王义平教授从以下四个部分展开讲座:光纤传感创新团队简介、光纤传感器件制备技术、极端环境光纤传感技术以及生命健康光纤传感技术。
首先王教授向我们介绍了其团队的基本情况,依托于光纤传感创新团队,由王义平教授牵头了组建了一个省级研究平台、三个市级平台,团队成员中包括多名国家优青等高层次人才。
然后介绍了光纤传感器件制备技术,王义平教授长期研究光纤传感技术,专注于新型光纤微结构器件与传感系统的应用基础研究、重点研究光纤传感器件制备、极端环境光纤传感、生命健康光纤传感的机理、方法及应用,主要包括激光微纳加工技术、光纤光栅制备技术、光纤微腔制备技术。
接下来介绍了极端环境中的光纤传感技术。在航空发动机、高速飞行器等系统中急需实现高温环境下实时监测(多种力热参量同时测量),为了解决高温环境下多物理场耦合、力热交叉敏感和原位监测困难,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蓝宝石光纤光栅超高温传感技术,在高温状态下可以连续稳定工作20小时,同时采用光纤微结构器件多参量传感技术实现多参量解耦以及分布式的光纤微结构阵列传感来增加提升测量精度。
随后王教授介绍了面向生命健康的光纤传感技术。为了解决医疗中被国外垄断的脑压、脑温传感器问题,团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如采用光纤探头实现小鼠颅内压力喝颅脑温度的实时监测,王教授指出其在医学上应用的关键技术是温度与压力的交叉敏感问题以及光纤探头的医用封装问题。
最后王义平教授进行了总结,未来将在光纤微结构器件的微纳制备技术(如飞秒激光、紫外激光、CO,激光、电弧放电、氢氧焰加入侧面研磨)、面向航空航天、深海监测等极端环境的光纤传感技术及应用、面向生命健康的光纤传感技术及应用等方向继续展开工作,继续开展更先进的技术研究。
在提问环节,王兴军教授和参加本次讲座的老师们、同学们与王义平教授交流了与报告相关的问题,例如光纤光栅的精度问题、飞秒激光如何在光纤上制作出光纤光栅等,王义平教授给予了详细的回答并与师生进行热烈的讨论。报告结束时,电子学院副院长王兴军教授为王义平教授颁发了北京大学电子学院前沿学术论坛纪念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