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0

北京大学量子精密测量与冷原子物理学术研讨会暨王义遒先生90华诞庆祝会举行

2022年9月17日,由北京大学电子学院量子电子学研究所主办的“北京大学量子精密测量与冷原子物理学术研讨会暨王义遒先生90华诞庆祝会”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科学报告厅举行。

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先生及其夫人巩玲华女士,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教授、校长龚旗煌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长孙昌璞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10研究所李得天院士,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叶朝辉院士,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长高原宁院士,北京大学电子学院院长彭练矛院士、党委书记冯梅萍教授,国内相关单位的专家学者,北京大学原电子学系的离退休教师及电子学院在职教师代表等共70余人应邀参会。开幕式由彭练矛主持。

郝平为王义遒颁发感谢状,感谢他为科教事业和北大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龚旗煌代表学校致辞,向王义遒致以最美好的生日祝福,向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龚旗煌讲述了王义遒为我国科教事业和北大建设发展所作的突出贡献。王义遒在北京大学工作将近七十载,无论教学、科研还是管理,始终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实际行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是令晚辈后学敬仰的“大先生”。龚旗煌指出,站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起点上,我们要把大先生们的故事讲好,培养更多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努力在科技创新“高原”上竖起更多“高峰”,加快领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步伐。

龚旗煌致辞

王义遒以“我的科研生涯一瞥”为题带领大家回顾了其科研生涯,并分享了他在科研道路上的人生感悟。他从国外学习超高频电子学、核磁共振的经历讲起,到归国后研究方向的选择,再到开展原子频标、冷原子基础研究,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等,将他的科研经历娓娓道来。“我们要真正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一定要在基础研究方面不断地精益求精。”“原子钟是关键核心技术,一定要掌握在我们国家自己手里。”他的发言深深地打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先生为科研不懈奋斗、紧跟国家和时代的命运,生动地展示了“北大电子人立足基础研究、为国家服务的初心和使命”。王义遒引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与大家共勉。

王义遒介绍其科研生涯

在随后进行的学术研讨会上,孙昌璞、李得天、叶朝辉3位院士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西大学、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单位的11位专家学者围绕量子精密测量与冷原子物理相关议题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合影

王义遒先生简介

王义遒,1932年9月生于浙江省慈溪县。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52年因院系调整进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1954年留校任教。1957年留学苏联,1961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曾任国家教委(现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物理学会波谱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副理事长、国际无线电联盟中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高教学会理科教育研究会理事长等。王义遒多年从事波谱学和量子电子学研究,是量子频标领域的奠基人之一。曾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93年饶毓泰物理学奖、2019年全国时间频率领域终身成就奖。王义遒长期从事学校管理工作,热心投入、卓有建树。1988年提出北大本科教育改革十六字方针——“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在全国高教界产生广泛深远影响。2002年退休以来,仍然坚守讲台、笔耕不辍,热切关注我国高等教育和北京大学的改革发展,先后出版多部论著。

原文链接:https://news.pku.edu.cn/xwzh/228bdaad8568477f97b7cd6e009c55e3.htm


返回